时间:2025-01-21 作者:
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视为凝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塞罕坝精神的形成,正是这一优良传统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的生动体现。
在塞罕坝,三代造林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将荒原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高尚情怀。塞罕坝思政引领力的提出,正是对这一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弘扬。它提醒着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把塞罕坝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深刻领悟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增强对党的认同、对国家的热爱,培养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例如,在中小学开展以塞罕坝精神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讲述塞罕坝建设者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高校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深入剖析塞罕坝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在教育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塞罕坝思政引领力的提出,正是对这一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凝练和升华。
塞罕坝精神所蕴含的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等品质,与教育强国建设中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高度契合。教育强国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使他们具备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能力。以高校为例,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社会责任感。塞罕坝思政引领力的提出,为这些实践经验提供了理论支撑,使教育工作者更加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塞罕坝思政引领力的提出,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从理论层面来看,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它将塞罕坝精神所蕴含的独特价值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从实践层面来看,它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各地学校纷纷以塞罕坝精神为切入点,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一些学校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塞罕坝精神体验课程,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塞罕坝建设的艰辛与伟大;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与塞罕坝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实地调研、生态保护志愿服务等,增强学生对塞罕坝精神的理解和践行能力。这些实践探索,都是塞罕坝思政引领力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为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教育强国战略任务艰巨而光荣。塞罕坝思政引领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方面,它能够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塞罕坝建设者为榜样,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像塞罕坝建设者一样,不畏艰难、勇于担当,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为了更好地发挥塞罕坝思政引领力的作用,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与塞罕坝精神相关的内容,从幼儿园到大学,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在师资培训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塞罕坝精神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将塞罕坝精神融入教学的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营造浓厚的塞罕坝精神文化氛围,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塞罕坝精神深入人心。
塞罕坝思政引领力在 “六力” 中居于首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它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是对教育强国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是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的结晶,更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塞罕坝思政引领力的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而不懈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书写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