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课程咨询: 15510480752
17713145404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

塞罕坝:思政教师的使命担当

时间:2025-01-04      作者:

塞罕坝:思政教师的使命担当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思政课宛如一盏明灯,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当目光聚焦于塞罕坝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时,思政课教师被赋予了更为独特且厚重的使命,他们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主要传授者,承载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是塞罕坝精神传承与发扬的关键纽带。

塞罕坝,从昔日的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荒漠沙地,蝶变为如今的百万亩林海,这一震撼世界的生态奇迹背后,蕴藏着无尽的精神宝藏。几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怀揣炽热梦想,扎根荒原,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无私无畏的奉献,与恶劣环境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较量。他们战风沙、斗严寒,用青春与汗水浇灌出绿色希望,铸就了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的塞罕坝精神。思政课教师深知,这一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更是滋养学生心灵、塑造健全人格的精神养分。

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成为办好塞罕坝思政课的重中之重。

政治强,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塞罕坝的思政教师时刻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教学始终。他们精准解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在课堂上向学生阐释塞罕坝生态修复工程背后的政治意义 —— 是党对人民幸福生活承诺的兑现,是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引导学生增强 “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让学生明白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祖国的未来根基。

情怀深,方能触动学生心灵深处。塞罕坝思政教师怀着对这片土地炽热的爱,对先辈崇敬的情,将情感融入每一堂课。讲述第一代塞罕坝人远离家乡,在艰苦条件下住窝棚、啃干粮,却从未放弃造林梦想时,教师们眼中饱含热泪;分享如今塞罕坝林海为京津冀地区输送清新空气、涵养水源,守护万千百姓生活时,言语中满是自豪。这份深情如春风化雨,润泽学生心田,使他们共情先辈奋斗之艰辛,体悟奉献之高尚,进而激发内心守护生态、建设祖国的澎湃热情。

思维新,为思政课堂注入活力源泉。在信息时代,传统灌输式教学难以吸引学生。塞罕坝的思政教师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创新思维革新教学方法。他们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 “穿越” 回塞罕坝造林初期,亲身感受风沙肆虐,体悟创业艰难;组织学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研讨,以塞罕坝生态产业发展为议题,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助力绿色经济腾飞。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创新能力,让思政课堂成为思维碰撞的智慧殿堂。

视野广,带领学生瞭望世界生态大局。塞罕坝思政教师不局限于本土故事,而是将塞罕坝置于全球生态语境中。课堂上,他们对比国内外生态治理案例,剖析塞罕坝模式成功的独特优势;介绍塞罕坝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讲述中国生态智慧如何走向世界,引发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思索。拓宽的视野让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明白个体守护生态行动背后的国际担当,成长为胸怀天下的时代新人。

自律严,树立为人师表的标杆形象。在塞罕坝,思政教师无论是校内言行举止,还是校外社会实践,都严格要求自己。他们积极参与塞罕坝植树护林公益活动,身体力行践行环保理念;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正能量,抵制不良信息。以自律的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让学生懂得言行一致、坚守正道的重要性,助力良好品德养成。

人格正,是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力量。塞罕坝思政教师以正直、善良、坚毅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面对教学研究中的困难,他们不退缩、勇攻坚;对待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耐心引导、真诚关怀。在日常相处中,学生被教师的人格光芒所吸引,自觉以教师为榜样,塑造自身美好品格,在成长道路上稳步前行。

在塞罕坝,思政教师们以强烈的使命感,砥砺奋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队伍。他们用一堂堂精彩思政课,将塞罕坝精神的火种传递给莘莘学子,让学生在成长中汲取奋进力量,向着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生态守护者、祖国建设者大步迈进,续写塞罕坝更加辉煌壮丽的绿色篇章。


课程咨询
课程咨询

课程一部

15510480752

课程二部

17713145404

塞罕坝干部培训学院